7月19日,北京移动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共同签署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宣布发布“移动nfc手机一卡通”应用。数日来各界对于这款“手机公交卡”反响不一,更多业内人士认为nfc此举或将成为一场漂亮的“翻身仗”,从长久以来叫好不叫座的阴霾之中走出来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
首先来看nfc技术在近场支付面临的种种尴尬现实。
移动支付在国内开花结果已近十年,但移动近场支付却步伐谨慎。直至去年年底国家统一技术标准才正式出台,然而产业链下游的生产商家早已对此望眼欲穿。
根据央行前述报告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银行卡联网pos终端为762.98万台,环比增加51.2万台。目前有150万台支持nfc支付,这意味着,只有17%的机具完成改造,还有逾600万台机具需要改造。业内人士透露,pos机改造成本约200元/台。这还不包括软件升级的费用,算下来总改造费用大约有近10亿,此费用如何承担各方尚在协商中。
以6月移动和银联联合推的移动支付平台为例,接下来移动和银联会在北、上、广等14个城市进行推广,再覆盖全国。但是,全国推广的费用移动、银联和银行如何分担也是个难题。
由此背景再来看nfc手机一卡通,发展的轨迹几乎如出一辙。
根据公布的信息和多方测试结果,目前仅有三星galaxysiiii9308、三星galaxys4i9508、htcnewone(802t)、中兴u807n、华为t8950n、小米2a这六款手机支持nfc技术,而其他手机型号不论是否具有nfc功能,皆不可使用手机钱包进行公交支付。
而且,在手机终端方面,虽然nfc得到了诺基亚、谷歌、三星等大腕厂商的青睐,却始终未能得到苹果的认同。虽然“果粉”强烈呼吁,但苹果在iphone5上仍未引入该技术,“手机一卡通”在这一环节又失去大量用户。
最严重的问题还是诸多限制因素对用户形成的马太效应。目前办理一张nfc手机公交一卡通,除了手机型号的限制,用户还要完成:去指定营业厅更换sim卡,下载手机钱包客户端,绑定账号等一系列任务。而且,由于账户之间没有关联业务,如果手机丢失要补办nfc一卡通,注册账户中的钱能找回,但从注册账户中圈存进刷卡账户里的钱则找不回来了。这也是公交一卡通发行以来,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。
根据研究院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手机用户使用手机近场支付和手机刷卡威尼斯87978797的支付方式的比重加起来仍不足8%,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仍是绑定银行卡和短信支付。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个规律,那就是想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,越简单的方式越受欢迎。
在手机公交一卡通推出前数月,曾经有一位参与过nfc芯片设计的资深业内人士透露了对于nfc技术的看法。他认为nfc技术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想法,但做的太久了。如果nfc能够找到非常合理的推广模式,现在可能已经在中国实现80%的用户覆盖率。对于nfc的未来,这位业内人士还做出了大胆预测:“公交系统其实是nfc最好的突破点,如果到了今年九月份nfc还没有啃下苹果市场这块硬骨头,那可能真的就没机会了。”
不可否认,nfc的技术构想其实很完美,应用前景十分光明。但就产品而言,似乎一直跟不上技术愿景的步伐。从科技的角度来看,新技术能够取代旧技术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因素:环境条件和人。在这两个因素同时受阻的情况下,手机公交一卡通是不是nfc技术的救命稻草尚未可知。 |